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世紀百強小說大系目錄

世紀百強小說大系書目簡介

二十世紀百強小說,分為兩大部分,中文的與英文的。
  世紀百強小說首先發端於1998年7月,出自美國現代圖書公司(Modern Library)的策劃,當時他們想要選出二十世紀英文長篇小說的前一百強,因此將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以及藍燈書屋《當代文庫》的編輯們組織成評選小組,進行評選。於是產生了二十世紀英文小說一百強的書單。
  1999年6月,《亞洲周刊》東施效顰,也舉辦了類似的活動,兩者的差異在於英文小說以「長篇小說」為主,而中文小說則另外涵蓋了「短篇小說集」。中文小說的票選者也不是編輯,畢竟中文出版界的編輯,其「工作特性、性質」確實難以與西方編輯「進行比較」,若以中文編輯進行票選,也難以凝聚出具有公信力的編輯名單!不管如何,這次的票選過程是先由《亞洲周刊》編輯部選出五百多本書單之後,再由他們所邀請的海內外的十四名評委投票選出。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面的幾位評審竟然也是入選者之一。這樣是否夠客觀,顯然也有議論空間!
  英文百強與中文百強還有一個差異,那就是英文百強有兩份名單,其中一份就是由上面提到的編輯們票選出的,而另一份則是現代圖書針對讀者所做出的票選結果。讀者票選的部份有超過二十萬票的票數,這些結果已於1999年發佈。
  個人的這個系列則是結合了兩大百強小說而成的。不過,個人只出版這些小說中已經進入公共版權領域的經典。包括原文已經進入公共版權,以及譯文也進入公共版權的兩部分。那些尚未進入公共版權的中文小說與英文小說,只能割愛了!至於譯文的部份也主要以已經進入公共版權的部份優先出版!
  英文一百強裡面,有些特殊的人物,這些人物不僅一本書入選了。譬如編輯名單中:喬伊斯(James Joyce)入選了三本,他的《尤利西斯》(Ulysses)則為一百強的第一名。波蘭裔英國作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則一人入選了四本,是入選最多小說的一位。讀者名單中的第一名則是艾茵.蘭德(Ayn Rand)的《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這本書對於多數中文讀者是很陌生的,不過不用擔心,因為它也還沒過公共版權,因此個人不會出版!
  中文百強裡,沒有類似喬伊斯這樣的大贏家、也沒有類似康拉得這樣的高手,最多同時入選兩本。入選兩本的人也不是太令人意外,主要有魯迅、巴金、老舍、張愛玲、金庸等人。至於影響兩岸三地數十年的武俠小說,則主要有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金庸《鹿鼎記》、《射鵰英雄傳》、梁羽生《白髮魔女傳》、古龍《楚留香》,金庸是唯一入選兩本的武俠小說家。武俠小說因此入選五本,以影響力而言,稍嫌少了!
  由於這個系列牽涉到二百本以上的書單,有些已經進入公共版權,有些則還沒。又由於近來有許多不願花心思自行策劃的出版社不停的跟出本人的書單,因此,以下的這份書單,暫時只提供中文的部份。至於中文還無法出版,以及英文尚未能出版的部份,則一般不提!
  這份書目,一如個人的其他大系,都會隨時更新。
  目前中文小說一百強確定選出的部份,也即能出版或即將能出版的部份,大概有十九本,目前已經出版了其中的十六本。另外的三本,是老舍與張恨水的三本著作。老舍的著作在明年進入公共版權領域,因此2017年一到,各位讀者便能讀到相關著作。張恨水的部份則還得多等一年。
  關於中文百強的部份,當然爭議比較大。而且因為缺少讀者票選,難免充滿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結果!直白的說,如果是讀者票選,可能有數十本書是必然要被踢掉的。
  雖然很多小說,可能已經不能或不再吸引人了,不過作為一個系列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於它們是否能重新獲得讀者的青睞,也只能看它們自己的造化了!
  以下為本大系中文部分書單(編號為其在百強中的排名):
  1.《吶喊》,魯迅。
  3.《駱駝祥子》,老舍。
  9.《呼蘭河傳》,蕭紅。
  10.《老殘遊記》,劉鶚。
  12.《彷徨》,魯迅。
  13.《官場現形記》,李伯元。
  16.《沉淪》,郁達夫。
  17.《死水微瀾》,李劼人。
  25.《四世同堂》,老舍。
  27.《啼笑因緣》,張恨水。
  32.《孽海花》,曾樸。
  33.《惹事》,賴和。
  37.《原鄉人》,鍾理和。
  44.《公墓》,穆時英。
  55.《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
  59.《玉梨魂》,徐枕亞。
  63.《春桃》,許地山。
  66.《二月》,柔石。
  9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



  以下介紹分別取自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網路資源,並標明來源出處。

魯迅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浙江紹興人,為中國的現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1881年9月25日(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魯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府城內東昌坊口(今屬紹興市越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名為周樟壽。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在北京任官員。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親魯瑞。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11歲就讀於家鄉紹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1898年,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並與陳衡恪結下友誼,1901年畢業。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被革職下獄,魯迅兄弟則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莊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開始衰落,同時期父親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變故對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而童年的生活場景,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成為後來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來源。魯迅頗受演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21歲的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本語,2年後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1912年改制東北大學醫學部)學習現代醫學。
  1918年,37歲的周樹人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魯迅與泰戈爾會見且合照。當時中國文壇對於泰戈爾訪華的評價趨於兩極化,魯迅將其訪華評價為「做了一瓶香水」。
  魯迅共做了14年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公務員,級別是薦任,機關是教育部,單位是社會教育司(司長是夏曾佑),歷任第1科科長和僉事(輔助司長的高級幕僚)。主要的業績有:擔任國語統一會教育部代表,協調制定注音字母(與馬裕藻、朱希祖、許壽裳、錢稻孫共同提議並執筆文案「統一讀音,不過改良反切,故以合於雙聲疊韻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與錢稻孫、許壽裳2位科長合作中華民國國徽設計案,執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說明書全文詳見2005年版《魯迅全集》);並設計了當時北京大學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術字體;分管圖書情報(圖書資訊)業務:督導京師圖書館(後來的北京圖書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等。直到被教育部時任署總長章士釗免職為止。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點二十五分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去世,終年55歲。他的死訊引起全中國的注意,在上海上萬民眾自發為他一個文藝界人士舉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禮,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轟動一時。第一次從萬國殯儀館啟靈時的抬棺人共12人,分為左右兩排,最前面的兩個是巴金、鹿地亘,後面依次為胡風、曹白;黃源、張天翼;靳以、姚克;吳朗西、周文;蕭軍(田軍)、黎烈文。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
  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魯迅的遺囑共有7條,其中前幾條交代喪事從簡;第5條交代幼兒周海嬰「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第6條是對別人應許的事物不可當真;最後一條是萬勿接近「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
  魯迅以小說創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雜誌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魯迅逐漸放棄了計劃中的長篇小說創作,轉向雜文寫作。魯迅後期小說結集為《故事新編》。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意義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說往往沒有離奇曲折的劇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生活為主,注重細節描寫,能在點滴間以白描手法鮮明刻畫人物,並挖掘微妙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底層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後期作品則以借歷史典故映射現實生活,風格從容充裕、幽默洒脫,大異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閏土等在中國婦孺皆知。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此外還有《魯迅書信集》、《魯迅日記》等存世。(維基百科)

吶喊

《吶喊》是魯迅的一部短篇小說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收錄了魯迅在1918年—1922年間所寫的14篇小說。其中,《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等文章皆為魯迅的代表作。
  在《吶喊》的自序中,魯迅提到自己年少時曾因中國的醫療技術落後,而到日本學醫,後來卻發現落後的不單是醫療技術,國民的思想觀念和國家的制度更是遠遠落後於西方各國。魯迅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
  青年時的魯迅充滿壯志,希望中國能擺脫舊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但遭受的挫折卻令他逐漸感到絕望和寂寞,更曾把自己關在一間沒人來的屋子裡。後來錢玄同邀請他在《新青年》做文章,《狂人日記》就是錢玄同催促他在《新青年》寫出的第一篇小說,並且頭一次用魯迅作筆名。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一些小說結集出版,取名《吶喊》。
  嚴家炎教授曾經說過:「中國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又在魯迅手中成熟。」主要依據就是《吶喊》和魯迅的另一部小說集《彷徨》在中國文學史的地位。
  在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吶喊》高居榜首。(維基百科)
  《吶喊》為榜首,是實至名歸的,阿Q、孔乙己、狂人這些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整個百強書單的小說中,除武俠小說之外,屬魯迅筆下的人物,最為大家所熟悉。

彷徨

《彷徨》是魯迅的一部短篇小說結集,收錄了魯迅在1924~1925年間所寫的短篇小說十一篇。它的短篇小說包括《祝福》、《在酒樓上》、《肥皂》、《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兄弟》、《傷逝》等。《彷徨》1926年由北新書局出版。
  作家所批評的社會問題:
  封建制度的沉重陰影,禮教「吃人」的問題。
  「改造國民性」的問題。群眾的愚鈍、麻木。
  知識分子的悲劇性格問題。軟弱、短視、鬆散、個人奮斗、缺乏遠大目標和毅性鬥爭精神。(維基百科)

蕭紅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女,本名張廼瑩,曾用名張秀環,乳名榮華,筆名蕭紅、悄吟、田娣、玲玲,黑龍江省呼蘭縣(今哈爾濱市呼蘭區)人,中華民國作家。
  1911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府一個地主家庭。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1916年被外祖父姜文選改名為張廼瑩。1919年喪母。1920年入呼蘭縣乙種農業學校女生班上初小。1924年畢業升入北關初高兩級小學校女生部上高小。1925年轉入呼蘭縣第一女子初高兩級小學校。同年五卅運動期間,呼蘭縣學生聯合會發起遊行、募捐、講演等活動,蕭紅參加。同年7月末,呼蘭縣學生聯合會在西崗公園舉辦聯合義演,以答謝募捐民眾,蕭紅在話劇《傲霜枝》中飾演一位貧苦小姑娘。1926年高小畢業後,赴哈爾濱上中學的願望遭到父親張廷舉、繼母梁亞蘭反對,輟學在家。經過抗爭,1927年到哈爾濱就讀東省特別區立第一女子中學校。1928年11月9日,哈爾濱市學生維持路權聯合會發起反日護路遊行示威活動,史稱「一一.九」運動。蕭紅參加遊行,並主動出任宣傳員。

  1933年初,經蕭軍鼓勵,蕭紅參加《國際協報》徵文,從此開始文學創作。4月18日,蕭紅寫成長篇散文《棄兒》,在5月6日至5月17日《大同報》文藝副刊《大同俱樂部》連載。此後陸續寫出小說《腿上的繃帶》、《太太與西瓜》、《看風箏》等等。7月,蕭紅參加「星星劇社」,排演了《娘姨》、《小偷》等劇目。
  1933年10月3日,蕭紅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引起滿洲文壇關注。同年10月中旬,「星星劇社」解散。12月,《跋涉》因為有「反滿抗日」傾向而遭滿洲國政府查禁。1934年3月中,舒群來信約二蕭遷居青島。

  1937年9月下旬,二蕭從上海到達漢口,經於浣非結識詩人蔣錫金,隨即遷居蔣錫金位於武昌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1號的住所。10月下旬,端木蕻良應胡風、蕭軍的邀請來到武漢,隨後到小金龍巷與二蕭住在一起。到武漢之後,蕭紅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時,蕭紅在法國醫院設在聖士提反女校的臨時救護站病逝,享年31歲。(維基百科)

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作者為中國現代女作家蕭紅。1940年,蕭紅寫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說分為7章,由茅盾作序。
  《呼蘭河傳》以蕭紅的故鄉生活為原型。結構不同於一般小說,各章故事相對獨立,沒有主角人物,也沒有故事主軸。

劉鶚

劉鶚(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字鐵雲,又字公約,筆名鴻都百錬生、洪都百鍊生,原名孟鵬,字雲摶,中國清代作家。
  劉鶚祖籍江蘇省鎮江府丹徒縣,1857年10月18日出生於江蘇省六合縣,幼年隨父親移居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楚州區)地藏寺巷。劉鶚青年時期不願走科舉入仕道路,而是廣泛研習水利、算學、醫學、金石、天文、音律、訓詁各種學問,從他的作品《老殘遊記》開首對黃河結冰的描述,可以看得出當年他對水利及河道工程有過一番深入研究。1880年去揚州師從太谷學派李廣昕。他對西方的學問也不會抗拒,並鼓勵「洋為中用」。他亦曾興辦實業,但對外商多所遷就,「世俗交謫,目為漢奸」。
  劉鶚著名的文學作品為《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最初發表在《繡像小說半月刊》,後之13回時因故而止,後重刊於《天津日日新聞》,共二十回,這部小說對當時不少時弊都有很深刻描述,但有專家認為後半部有偽作成份。其描寫技術受到胡適盛讚。
  劉鶚向故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家族,購買了大量殷商甲骨,作《鐵雲藏龜》一書,是第一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後來甲骨文研究基礎。
  劉鶚在數學、水利方面亦有著作傳世,如《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歷代黃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人命安和集》、《鐵雲藏陶》、《鐵雲泥封》等。(維基百科)

老殘遊記

《老殘遊記》,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署名鴻都百鍊生(又作洪都百鍊生)作,清代劉鶚(1857年—1909年)著,共有正編20回,續集9回,外編殘稿1卷,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遊歷所見所聞所為,文筆生動,大受好評。本作也是劉鶚唯一的小說作品。
  《老殘遊記》最早開始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九月,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印的《繡像小說》半月刊上連載,至1904年一月共13回,作者署名「洪都百鍊生」;但因《繡像小說》編者擅自刪編原著,作者於是停止連載不再續寫。爾後《老殘遊記》於《天津日日新聞》重新連載,作者則題名為「鴻都百鍊生」,其真實姓名並不為人所知。
  1930年,劉鶚四子劉大坤有意將劉氏天津古宅所尋獲劉鶚之手稿集結成《老殘遊記全編》出版,後因中國抗日戰爭爆發而暫停。1949年,劉大坤長子劉厚滋、次子劉厚澤將劉鶚手稿公諸於世。1961年,中華書局正式出版《老殘遊記資料書》,其書內容含初編二十卷、二編九卷、外編殘卷;依據外編劉鶚所自述,《老殘遊記》應有三編六十卷,但因作者無妥善保存,後人無法一窺全貎。
  總結自1903年至2003年以來,《老殘遊記》印行的中文版本共有186種。(維基百科)

李寶嘉

李寶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
  三歲喪父,隨母住堂伯父李翼清家。光緒十八年(1892年)翼清辭官,寶嘉隨之由山東返回常州。少有才名,精於書畫篆刻、金石音韻,又從傳教士學習英文,第一名考取秀才,但是終生未能中舉。三十歲在上海先後創辦《指南報》、《遊戲報》、《世界繁華報》,擔任過《繡像小說》半月刊主編,人稱為「小報界鼻祖」。
  1903年,著《官場現形記》連載於《世界繁華報》,兩年後,因肺病病故上海,《官場現形記》部份故事內容由朋友歐陽巨源(茂苑惜秋生)補綴而成。《活地獄》寫至第39回,因病重停筆,第40至42回為吳趼人所續。《海天鴻雪記》亦未寫完。《中國現在記》寫12回,未完。
  1906年,李寶嘉因肺病在上海逝世,身後孑然,無子息,由上海名伶孫菊仙為他料理後事。著有《庚子國變彈詞》、《中國現在記》、《官場現形記》、《文明小史》、《活地獄》、《海天鴻雪記》等十多種著作。(維基百科)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晚清譴責小說,共60回。作者李寶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
  本書體裁仿《儒林外史》,由一系列獨立人物故事連接而成,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於《世界繁華報》連載,至光緒三十一年止。本書直指封建官僚胥吏習性與官場黑暗腐敗,軍機大臣「華中堂」在京城開個古董店,專門經營賣官生意。整本書幾乎沒有好人,只有壞人,連慈禧太后也承認「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裡來的清官」,胡統領奉命赴嚴州剿匪,卻兼程進軍,縱容兵丁「洗滅村莊,姦淫婦女」。李寶嘉更蒐集了當時流傳的「話柄」,然後盡情的謾罵,如:「初次出來做官的人,沒有經過風浪,見了上司下來的札子,上面寫著什麼『違干』、『未便』、『定予嚴參』,一定要嚇得慌做一團……」。卷首有茂苑惜秋生序:「送迎之外無治績,供張之外無材能;……羊狠狼貪之技,他人所不忍出者,而官出之;蠅營狗茍之行,他人所不屑為者,而官為之。下之,聲色貨利則嗜若性命;般樂飲酒則視為故常。觀其外,偭規而錯矩;觀其內,踰閑而蕩檢。種種荒謬,種種乖戾,雖罄筆墨,不能書也!……」
《官場現形記》是李寶嘉代表作,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李錫奇說:「所寫種種,大都實有其人,實有其事。惟都不用真名,而所用假名亦皆有寓意。」魯迅說:「特緣時勢要求,得此為快,故《官場現形記》乃驟享大名。」
  本書急於表現當時中國時代特色,著重揭露官僚的「齷齪卑鄙」,在內容上少了細緻的修飾,人物缺乏典型化,描寫過於渲染誇張、筆無藏鋒,內容顯得不夠耐人尋味。其劇情大同小異,寫之又寫,難免雜沓重複;又因隨寫隨刊,結構仿《儒林外史》,因而顯得雜亂散漫。魯迅稱「凡所敘述、皆迎合、鑽營、朦混、羅掘、傾軋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熱心於作吏,及官吏閨中之隱情。頭緒既繁,腳色復夥,其記事遂率與一人俱起,亦即與其人俱訖,若斷若續,與《儒林外史》略同」。(維基百科)

郁達夫

郁文(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近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郁達夫,本名郁文,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滿州弄(今達夫弄)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三歲喪父,七歲入私塾。九歲便能賦詩。曾先後就讀於富陽縣立高等小學、之江大學預科(因為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杭府中學(與徐志摩、厲麟似是同班摯友)。1913年隨兄長郁華赴日本留學。1919年11月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至1922年畢業回國。
  他雖然修讀的是經濟,但文學活動不絕,在留學期間閱讀了不少外國小說,以俄國、德國小說居多。1921年,與同為留日學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組織文學團體「創造社」。同年開始寫作小說。該年10月15日,首部短篇小說集《沉淪》出版,內容暢述留學日本時迷戀日本女人的故事,故事也刻畫了主角因孤獨、性壓抑及對中國的矛盾情結所產生的複雜心理結構,內容香豔豪放,轟動國內文壇。
  郁達夫在二十多歲時患了肺結核。
  1945年,日軍已發現他的真正身分。日本投降後不久的某個晚上,郁達夫突然神秘失蹤,其失蹤原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懷疑他被日本憲兵殺人滅口或被當地抗日民眾作為漢奸秘密懲辦的都有。雖然有日本學者鈴木正夫經過研究得出了郁達夫是被日本憲兵下令殺害的結論(寫成專書《蘇門答臘的郁達夫》),但由於鈴木拒絕公布據說私下承認參與此事之日本憲兵的具體個人資料,所以學術界還並不能把這種說法當成定論。郁達夫享年五十歲。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證書。2014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郁達夫為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之一。
  郁達夫的小說帶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
  《沉淪》是郁達夫早期的短篇小說,亦是他最有名的作品,當初出版時震撼了當時的文壇。他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懦弱的悲哀。該小說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帶有日本私小說風格。(維基百科)

沉淪

《沉淪》,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為郁達夫代表作之一。
  1921年5月9日,《沉淪》定稿。同年10月,出版同名短篇小說集《沉淪》。
  清朝末年,一名青年人東渡日本求學,周遭的人雖然待他沒有異常,但因懷抱身為中國人的自卑感,自為是身為「弱國子民」,暗自懷疑別人心中對他有歧視。思想壓抑,逐漸沉淪下去。因為對前途迷惘,產生憂鬱症,跳海自殺。故事主角自稱支那人。(維基百科)

李劼人

李劼人(1891年6月20日—1962年12月24日,「劼」音「節」),原名李家祥,抗戰時期亦字笠生。四川成都人。中國小說家,翻譯家。
  早年曾赴法國留學4年零10月。與王光祈、周太玄開辦了「少年中國學會」,創辦了《川報》和「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的刊物《星期日》等影響了諸如巴金、艾蕪、沙汀、張秀熟、袁詩蕘等一代青年的刊物。在其文學生涯中,發表各種著譯作品近600萬字。被郭沫若稱為「中國的左拉」,法國漢學家溫晉儀稱李劼人的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中「中西影響相融合的一個範例」。
  主要著作:
  大河小說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及《大波》。其作品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十幾年間四川的社會風貌和歷史變革,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維基百科)
  《同情》:中篇紀實小說。
  《好人家》:短篇小說集。
  《天魔舞》:長篇小說。
  主要翻譯作品:
  莫泊桑《人心》、都德《小東西》、福樓拜《馬丹波娃利》(即:包法利夫人,這是一般譯文比較研究時容易被忽略的一本譯本。原因竟然就是因為書名。)、法萊士《文明人》、羅曼.羅蘭《彼得與露西》。(維基百科)

死水微瀾

《死水微瀾》是著名作家李劼人的一部長篇小說,成書於1935年7月。
  小說通過對普通小老百姓生活的描寫,生動的展現出1894年到1901年,即甲午年中日第一次戰爭後到辛丑條約訂立這一段時間市井百姓的一連串故事。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天回鎮和成都為主背景,將當時各階層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成都繁榮的工商業展現在讀者面前。具體寫出當時社會上兩種勢力教民與袍哥的激盪、消長,社會的腐朽。就在這如死水一般的社會當中,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所帶來的啟蒙思想卻讓這死水泛起了一點點微瀾。小說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舊時代氣息。
  與《暴風雨前》、《大波》合稱「大河小說三部曲」。(維基百科)

曾樸

曾樸(1871年—1935年)原名曾樸華,字太樸,又字小木,筆名東亞病夫。中國作家,其代表作為小說《孽海花》。
  曾樸生於江蘇常熟,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1892年入京應試,試卷被污而落第。父親為其曾捐官內閣中書,也因為岳父汪鳴鑾的緣故,常出入當時戶部尚書翁同龢之門,也是洪鈞的座上客,有文名。其人生性敏感、熱心國事,認為法文為外交必用,故1894年入同文館學法文。1897年赴上海辦實業,與維新派的譚嗣同、林旭、楊深秀等人往來,參與變法籌措活動。戊戌事敗,因回鄉辦理父親墓葬之事不在京,未受牽連。
  光緒三十年(1904年),到上海編輯《女子世界》,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與徐念慈等人創立小說林書社,成為介紹法國文學之先驅,翻譯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左拉(Emile Zola,1840—1902)、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等人的名著;同年接金松岑原作六卷,開始續撰《孽海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小說林社發行《小說林月刊》,同年清廷將殘殺秋瑾的浙江巡撫張曾揚調任江蘇主政,曾樸帶頭驅張,迫使清廷收回成命,改調張赴陝西。宣統元年(1909年),進入兩江總督端方府為幕僚。
  辛亥革命爆發,江蘇宣告獨立,被選為江蘇臨時議會議員,袁世凱稱帝後,與蔡鍔等人密切往來,資助陳其美反袁活動,曾任省官產處長,財政廳長,政務廳長。1927年與長子曾虛白在上海開設「法式沙龍」的真美善書店,創辦《真美善》雜誌,續寫《孽海花》,主張反封建,同情革命,被認為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1931年,《真美善》雜誌停刊。居常熟虛廓園,種花為遣。1935年病逝。(維基百科)

孽海花

《孽海花》是清末民初時的作家曾樸自1904年開始創作的中文小說,並被魯迅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而為人所知。
  曾樸筆名東亞病夫,江蘇常熟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曾樸與徐念慈等人在上海創立小說林書社,開始續寫長篇小說《孽海花》。《孽海花》原為金松岑(金天翮,筆名愛自由者)應東京的江蘇留日學生辦的《江蘇》雜誌之約而作,但金松岑不擅長寫小說,只寫了開頭六回,後來曾樸接手續成。原本二人共同酌定全書六十回,曾樸只花了三個月,一口氣寫了二十回,1904年此二十回出版。1907年《小說林》雜誌創刊後,曾樸又續寫了五回(21~25回),以後中輟。1927年《真美善》雜誌創刊,曾樸把原先的21~25回拋棄,自21回重寫,至1930年寫至35回。1931年曾樸回常熟養病,委託常去看望的同鄉張鴻續寫,張鴻把原先的31~35回拋棄,自31回重寫,用兩年的時間寫完30回的《續孽海花》,於1938年在《上海晚報》連載,經過整理後於1941年正式出版。
  《孽海花》故事場景廣闊,除了中國本土之外,還遠及德國、俄羅斯等國。當時俄國想吞噬中國東北,清廷外交大臣洪鈞出使歐洲時,入俄人局,重金購得假邊疆地圖,至締約時失地無數,為言官所劾。本部小說的主角即是以洪鈞與賽金花(傅彩雲)為出發點。八國聯軍入北京,天子、太后西逃西安,命李鴻章與洋人議和;但因德軍堅持慈禧太后以命抵命,和議遂陷入困頓。李鴻章求助於賽金花,向與賽金花有舊交情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疏通,終使辛丑條約的簽定問題順利解決。
  《孽海花》全書寫了二百多個人物,從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到達官名流,到下層社會的妓女、小廝、小偷,直至德國的交際場,風靡一時,形成「賽金花熱」。《負暄絮語》說:「近來新撰小說,風起雲湧,無慮千百種,固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海花》為巨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稱其「結構工巧,文采斐然」,把它列為清末之譴責小說之一。胡適對此書評價不高,以為:「《孽海花》一書……但可居第二流」。夏志清很佩服胡適的看法。(維基百科)
賴和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人。原名賴河,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本職是醫生,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尤其是他的詩作,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之一。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為「台灣的魯迅」。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賴和是福佬客家人,仍保有客家認同,但已經不會說客家話,曾賦詩道:「我本客屬人,鄉語逕自忘,戚然傷抱懷,數典愧祖宗。」賴和閩南語流利,自幼接受古典漢文教育,而後接受完整日語教育,漢語白話文則全靠看書自學,他不但創作古典漢詩,時常以漢詩言志、抒懷,用白話文學作品啟發台灣人的國民性。也使用漢語白話文寫作許多小說、散文、評論、新體詩,是使用漢語、白話文創作現代台灣文學小說的第一人,並嘗試將台語(台灣閩南語)寫入小說對話,是台灣鄉土文學和用台語做文學寫作的第一人。賴和在1926年發表新舊文學比較的文章,提出他對文學語言形式的看法,認為:「一、新文學運動的目標是在『舌頭與筆尖』的合一。二、舊文學是讀書人的,不屑與民眾為伍;新文學則是以民眾為對象,是大眾文學」,學者許俊雅認為:賴和主張的,正是言文一致的台灣話文文學,希望以台灣話文的形式建設言文一致的台灣話文文學,並且希望以台灣話文的形式建設言文一致的大眾化文學,以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將社會運動的主張、思想傳播到廣大社會群眾的心中。
  作品:
  以題材分:
  反映日治時期台灣人民的生存處境與婦女問題:
  〈一桿稱仔〉、〈辱〉、〈不幸之賣油炸檜的〉、〈可憐她死了〉
  政治迫害、經濟榨取和警察的橫暴:
  〈不如意的過年〉、〈惹事〉、〈豐作〉、〈浪漫外紀〉等作品。
  揭露殘存的封建勢力及傳統仕紳階級的性格:
  〈鬥鬧熱〉、〈蛇先生〉、〈棋盤邊〉、〈赴了春宴回來〉、〈善訟的人的故事〉、〈未來的希望〉、〈富人的歷史〉等作品。
  有關當代知識份子萌芽中的啟蒙思想及其徬徨掙扎:
  〈雕古董〉、〈一個同志的批信〉、〈歸家〉、〈附會〉、〈阿四〉等作品。(維基百科)

穆時英

穆時英(1912年3月14日—1940年6月28日),生於浙江省慈谿縣莊橋鎮。中國現代小說家。新感覺派(穆時英、劉吶鷗、施蟄存)的代表人物之一。筆名有伐揚、匿名子等。
  父親穆景庭(1877-1933),浙江鄞縣人。一直從商,經營過金融生意,曾在通易信託公司當過副經理,做過寧紹輪船公司、三北輪船公司的董事,鼎甡錢莊的大股東,後獨自開辦鴻興金號,還做過房地產生意。他前半生沒有受過挫折,1927年(穆時英16歲時)生意失敗,家道變故。
  穆時英從1929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次年發表第一部小說《咱們的世界》。1933年前後,穆時英出版四部小說集:《南北極》、《公墓》、《白金的女體塑像》、《聖處女的感情》。抗戰爆發後,他曾到香港任《星島日報》編輯。1939年返滬,相繼在汪精衛政府主持的《國民新聞》任社長,並在《中華日報》主持文藝宣傳工作。
  1940年6月28日下午6點40分,穆時英下班乘人力車經過上海三馬路福建路195號附近時,突遭狙擊,右肩及右小腹各中一彈,因射中要害,失血過多,不治身亡。當時普遍認為是被上海潛伏的「鋤奸」組織射殺。終年28歲。
  穆時英在現代文學史上被譽為「中國新感覺派聖手「,同時亦為中國現代「都市文學「的先驅者,海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描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文明曇花一現、畸形發展時的社會生活。但穆時英的早期作品表現的卻是下層百姓的「草莽「生活,揭示了社會上貧富對立的不平等現象,如《黑旋風》、《南北極》、《咱們的世界》等,藝術表現手法悖反都市文學的高雅,充滿了下層人民強悍、粗獷的生活語言,一度被譽為「普羅文學之白眉」。當穆時英在1930年2月15日《新文藝》第1卷第6號上發表他的第一篇小說《咱們的世界》時,當時的編輯施蟄存曾用「使我非常驚異」來描述這篇小說給他帶來的震動,因而大力推舉,不僅置於篇首,而且還向讀者特別推薦,認為穆時英雖然是「一個生疏的名字」,但卻是「一個能使一般徒然負著虛名的殼子的『老大作家』羞愧的新作家」。施蟄存對穆時英的這番激賞也標誌著穆時英正式登上文壇嶄露頭角。
  隨著穆時英陸續發表以底層民眾生活為素材的小說,一下子引起了當時文壇的注意,「幾乎被推為無產階級優秀文學的作品」,「一時傳誦,仿佛左翼作品中出了個尖子」,但實際上左翼文壇對穆時英的作品相當敏感,儘管肯定了穆時英從舊小說中探索出了屬於民眾的簡潔、明快、有力的語言風格;熟悉了無產者大眾獨特的為一般知識分子所不熟悉的語彙,但仍一致認為穆時英的作品在思想上有著「非常濃厚的流氓無產階級意識」。
  1930年10月2日,穆時英的新作——中篇小說《被當作消遣品的男子》作為「一角叢書」之第5種出版,轟動一時。這篇以穆時英本人大學時的一段戀愛經歷為原型的小說富有意識流風格,與之過去發表的底層題材小說風格迥異,因此遭到左翼文壇的猛烈批判。其中,瞿秋白在對穆時英的批判中暗示穆時英及其同夥「第三種人」是「紅蘿蔔」,外面的皮是紅的,裡面的肉是白的,認為這群人「表面作你的朋友,實際是你的敵人,這種敵人自然更加危險」。這種來自左翼的批判聲一直伴隨著穆時英隨後的創作生涯。為穆時英取得「新感覺派聖手」稱號的其風格成熟期小說擺脫了原先的取材和風格,轉而描繪穆時英本人所熟悉的都市百態,追索兩性心理糾葛以及生活在畸形繁榮的上海大都市中各色人等的惶惑、瘋狂、疲倦和虛無的微妙心理,同時亦伴隨有一層傷感的氣息。如《公墓》、《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裡的五個人》、《CRAVEN'A'》、《黑牡丹》、《PIERROT》等小說,藝術手法多樣,包括意識流、多層次、多角度的心理描寫,充滿了現代特色。內容多刻劃都市白領、舞女的生活,是上海二三十代大都會畸生百態的萬花筒。穆時英對通感手法的純屬運用和充滿個人風格的創造力使他的小說具有極強的畫面感,其對文字、段落節奏的把握和新奇大膽的斷句手法使他的小說與都市生活的脈搏緊密貼合。
  穆時英後期亦涉獵電影工業。1935年穆時英加入了劉吶鷗、黃嘉謨與左翼電影界展開的「軟性電影」與「硬性電影」之爭。1935年8月11日至9月11日,穆時英在《晨報》上連載《電影藝術防禦戰——斥掮著「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的招牌者!》,文章長達4萬字,針對左翼電影理論系統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及理論。1937年穆時英在香港《朝野公論》第2卷第4期到第6期上發表《MONTAGE論》,這篇長達18000字的電影理論文章計劃論述電影藝術的基礎、分解與再建、細部的強調、時間與空間的集中、畫面、Camera的位置與角度、畫面與畫面之編織、節奏、音響與畫面的對位法等8個有關電影蒙太奇藝術的重要問題,目前僅見前六部分,與穆時英小說創作關係最為密切的「節奏」問題未見刊出。但前幾部分的論述已經反映了穆時英對電影藝術揣摩已久,深得三昧。他的小說創作充滿了電影藝術的特徵,是對電影藝術的模仿、自覺追求和實驗。穆時英不僅通過小說,也通過理論表述,在電影藝術和小說藝術之間建立了一種溝通的橋樑。華南一家電影公司曾邀請穆時英拍一部「國防電影」,穆時英自編自導了一部描寫東北抗日游擊隊英勇事跡的《十五義士》,後因影片公司發生變故,電影沒有完成。但據說在當時的香港,一般人知道穆時英導演《十五義士》比知道他是《南北極》小說的作者還多。
  《公墓》,《小說月報》創刊首篇作品,標誌穆時英成為現代派代表作家。(維基百科)


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1902年2月28日—1961年2月),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李紅,四川長壽人,中國武俠小說與神魔小說作家。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
  清光緒廿八年(1902年),還珠樓主出生於一官宦世家,原名李善基(後改名李壽民,1949年後還曾使用過李紅之名),其父李元甫曾任蘇州知府。幼時常隨父宦遊南北、飽覽各地風光的李壽民,父親死後家道中落,故僅在蘇州讀過幾年中學便告輟學。自幼熏浸於舊學,博覽佛教、道教的典籍,兼習武術和氣功。1932年,在天津《天風報》連載《蜀山劍俠傳》,後由勵力出版社出版,一直寫到1949年仍未終卷。1949年後因政局停止,改為為尚小雲等創編劇本。1958年《文藝學習》刊出《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一文,還珠樓主不堪刺激腦溢血癱瘓;1961年2月因患食道癌去世,享年59歲。
  《蜀山劍俠傳》系列為還珠樓主的處女作,同時也是代表作。「還珠樓主」是其在所有作品中使用的筆名。
  還珠樓主的作品熔神話、志怪、劍仙、武俠於一爐,創造了一個表面上看起來荒誕不經,實際上高度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深含普遍哲理、自成邏輯體系的宏偉的藝術世界。文筆汪洋恣肆,尤其擅長大段的自然風光描寫,絢爛雄奇,體現出作者的淵博的學識。
  1932年:《蜀山劍俠傳》,共50集309回,410萬字。內容歸類為劍俠小說。當年7月上旬起在天津《天風報》連載;旋由天津勵力印書局(後改名勵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單行本;1946年10月第36集起改由上海正氣書局出版,至1948年9月出版第50集。因大陸政權易手,未完,下接《蜀山劍俠後傳》。(維基百科)
  蜀山劍俠傳是中國小說家還珠樓主李壽民創作的一部未完成的長篇劍俠奇幻小說,被武俠小說界譽為「天下第一奇書」。小說包括前傳、正傳、別傳和後傳,500多萬字,正傳全書共329回。作者從1930年起創作,至1948年仍未完成。1949年之後,中國大陸政權更迭,作者主動停筆。

蜀山劍俠傳

蜀山劍俠傳以中國玄幻為題材,融合了神話、志怪、劍仙、武俠於一體的小說,其思想體系是儒釋道三家合流的產物。
  故事的背景是正邪將會進行大決戰--第三次峨嵋鬥劍。這次鬥劍是正邪陣營的終極比試,所有的恩怨都會在此了斷。
  而故事主要講述正義一方-峨嵋派的一班年輕弟子,包括二雲三英、七矮和四大弟子等學藝、修煉及斬妖除魔的遭遇。在他們外出修行的經歷中,不斷面對挑戰,過程中得到各樣奇珍異寶,從而提昇了不少戰鬥力。當中又以「三英「中的李英瓊為主要人物,小說詳細敍述了她從一個普通少女,在無數機緣巧合下,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收復神鵰佛奴和猩猩袁星,服下罕見的朱果,又接收了前輩仙人所留的「紫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禪師的「定珠」,後來還獲得了前世摯友聖姑的一甲子功力,最後承繼道統,成為峨嵋派第三代掌門預定人選。
  全書的另一脈絡是有關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講述散居各地的初級仙家;即如散仙、地仙,他們在修煉成為高境界的金仙過程中所經歷的天災大劫。而正派代表峨嵋派就不斷協助這些散仙們,以免他們在三劫中陷入困境。(維基百科)

徐枕亞

徐枕亞(1889年8月5日—1937年9月27日),名覺,字枕亞,別署徐徐、東海三郎、泣珠生等,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南社社員。
  1889年8月5日(陰曆七月初九)生於一書香門第。父徐眉生,無功名,以教書為業,有集《自怡室叢鈔》。從小得父教誨,能文善詩。
  1903年與兄徐天嘯入讀虞南師範學校(1905年改為「常昭師範傳習所」),與吳雙熱、徐笑雲長相過從。1904年肄業,在父親所辦善育小學堂教書。1907年父病沒,小學堂停辦。1909年,到無錫西倉鎮鴻西小學堂任教,與學生之寡母陳佩芬相戀。1910年,與陳的侄女蔡蕊珠結婚。婆媳關係不好,獨自轉常熟化南小學任教。期間以自己與陳佩芬的戀情為原型,開始撰寫《玉梨魂》初稿。
  1911年,徐天嘯在上海民國法律學校學習,為《民權報》撰稿,很受歡迎。推薦徐枕亞和吳雙熱加入《民權報》館,徐主編新聞,吳主編文藝副刊。很快,駢體小說《玉梨魂》開始在該報連載,極受歡迎。1913年,民權出版社印成單行本,前後再版多次,銷數達幾十萬冊,香港、新加坡也翻版。此書影響文壇,模仿之作群起,後來形成了鴛鴦蝴蝶派。
  1913年冬,《民權報》因為反對袁世凱復辟,被迫停刊。1914年1月,受聘進入中華書局,任《中華小說界》編輯。5月,離開中華書局,出任劉鐵冷等人創辦的《小說叢報》主編。其間將《玉梨魂》重新改寫成日記體小說《雪鴻淚史》,在該報連載。其中增加了大量詩詞,有照搬他人之作,被人檢舉後,予以承認並在重版時全部刪除。
  1918年7月脫離《小說叢報》,獨資創辦清華書局,發行《小說季報》。不久因經營不善停刊。1922年9月,妻子蔡蕊珠病亡。作《悼亡詞》100首,改筆名泣珠生。1923年任《綠竹》半月刊名譽編輯。1926年,與末代狀元劉春霖之女劉沅穎鴻雁傳書,終成眷屬,但婆媳關係仍然不和。1934年,將清華書局賣給大眾書局,回鄉開店,賣字刻印為生。1936年冬劉沅穎病死。1937年9月27日病死。(維基百科)

玉梨魂

《玉梨魂》是近代作家徐枕亞的一部小說。
  《玉梨魂》描寫一位書生何夢霞在無錫富紳崔家當家庭教師,與崔家的守寡媳婦白梨娘相戀。白梨娘將小姑崔筠倩許配給何夢霞。白梨娘與崔筠倩相繼去世,何夢霞東渡日本,回國後參加武昌起義。
  《玉梨魂》是徐枕亞本人的故事,寫徐枕亞與學生蔡如松的母親陳佩芬相戀的故事。陳佩芬是個寡婦,迫於禮教沒有勇氣與徐結合。陳佩芬最後促成侄女蔡蕊珠與徐枕亞結婚。
  1912年,徐枕亞進入上海《民權報》擔任編輯,並開始在《民權報》副刊上連載長篇小說《玉梨魂》,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玉梨魂》用四六駢文形式寫成,受到紅樓夢的影響很深,例如寫何夢霞荷鋤埋葬梨花構築香冢時,吟頌「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詩句。書中寫白梨娘以身殉情的情景,也可聯想起《花月痕》中秋痕上吊自盡的故事。
  周作人表示《玉梨魂》是「鴛鴦蝴蝶體」的開山之作,又稱是艷情小說。劉半儂認為《玉梨魂》犯了空泛、肉麻、無病呻吟的毛病。1984年夏志清發表論文,首開《玉梨魂》研究之先河,夏稱它是「一個以愛情和自我犧牲為主題的悲劇故事」。同時,《玉梨魂》還受到了西洋小說的影響,作者極為明顯的模仿了林譯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特別是開篇與結尾。(維基百科)

許地山

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20世紀上半葉中國作家、學者、基督徒。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落華生),以字行。
  許地山台灣台南人,1894年2月4日(清光緒19年12月28日丑時)生於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自家莊園窺園(人稱馬公廟許厝),乳名叔丑、丑官,母吳慎。父親許南英是清帝國台籍進士出身,襄助劉永福在台南延續台灣民主國,鼻祖許超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住在荷蘭管治下的赤崁教書。
  虛歲3歲(實約18個月)時於1895年末1896年初隨母、大伯父、嬸等20多位家人逃到台南府城南門外,後由安平港坐船離台到汕頭,住汕頭鮀浦(現在廣東省汕頭地級市金平區鮀蓮街道)桃都的許家祠堂,1896年在鮀浦由吳獻堂先生開蒙。
  父許南英在台灣民主國事敗後從安平經廈門到汕頭依親,過東南亞暹羅、新加坡等發展,後寄籍福建漳州龍溪,在廣東工作。從南洋回到廣東後,許地山跟隨家裡移住廣州府城,在廣州讀書多年,學會了廣州話、粵曲、粵謳、琵琶。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南英到閩南做行政工作,許地山便在漳州的小學、中學、師範學校教書(第一份教職在龍海)。也曾到緬甸仰光教僑校。1912年隨父首度回到日本管治下的台灣訪親。1915年與住在漳州(台灣台中霧峰林家出身)的林月森小姐訂婚,1918年婚後生女兒許懋新,1920年夫人林月森病逝。
  許地山是20世紀中國在大學開梵文課的華人第1人和當代華人研究印度學的先行者,先前只有西方漢學家鋼和泰(陳寅恪的梵文老師)教授在北大教過梵文,學生有羅世方(編有北京商務印書館版《梵語課本》和《梵語詩文圖解》等書)等多人。
  許地山身後,陳寅恪挽聯寫到許在香港的學術生活以及兩人的交往:
  人事極煩勞,高齋延客,蕭寺屬文,心力暗殫渾未覺;
  離亂相依託,嬌女寄廡,病妻求藥,年時回憶倍傷神。
  《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對許的宗教史研究非常推崇:「寅恪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學,然於道教僅取以供史事之補證,於佛教亦止比較原文與諸譯本字句之異同,至其微言大義之所在,則未能言之也。後讀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論文,關於教義本體俱有精深之評述,心服之餘,彌用自愧,遂捐棄故技,不敢復談此事矣。」(註:許地山的道教史的研究以今日的角度來看,簡直錯謬已極,幾乎可用毫無參考價值視之。)
  許地山母語是台語、潮語,從小受書齋的傳統漢學教育,在廣州入讀新式學堂,大學本科在北京,研究生階段在美國紐約、英國牛津,會說廣州話、漳州話、普通話,英文、梵文水平高,能讀法文、德文、希臘文、拉丁文。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台、閩、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著作主要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危巢墜筒》、《道學史》、《達衷集》、《印度文學》(1930年)、《命命鳥》、《解放者》等。
  譯著有《孟加拉民間故事》(1928年)、《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1934年)、《世界名歌一百曲集》第一冊等。(維基百科)

柔石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原名趙平復,中國浙江省寧海人(今寧海縣城西門有柔石故居),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
  家境貧寒,父親開小店為生。因家境困難,柔石10歲才入小學。1918年入杭州第一師範學校,1923年畢業後在慈谿普迪小學任教。1925年入北京大學旁聽,1927年在浙江省寧海縣創辦寧海中學,任浙江寧海縣教育局長,改革全縣教育。1928年4月寧海縣農民暴動失敗,新學被毀,避走上海,成為魯迅創辦的《語絲》的編輯。同年參與創辦朝華社,出版《朝華》周刊。1930年春組織左聯,任常務委員。同年5月,經馮雪峰和黃理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華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央準備委員會」秘書。1931年1月17日,被的上海公共租界老閘捕房巡捕逮捕,移送到上海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2月7日夜被國民政府秘密活埋處決。魯迅撰文《為了忘卻的紀念》(後收入《南腔北調集》)以紀念柔石。
  柔石有妻吳素瑛,還有戀人女作家馮鏗。
  作品:
  《瘋人》短篇小說集。《為奴隸的母親》、《二月》、《舊時代之死》長篇小說。《三姐妹》、《希望》。
  高爾基著《阿爾泰莫諾夫氏的事業》柔石譯。盧那卡爾斯基著《浮士德與城》柔石譯。《丹麥短篇小說集》柔石譯。

吳沃堯

吳沃堯(1866年5月29日—1910年10月),名沃堯,一名寶震,字小允、繭人、趼人、繭人,人尊稱繭叟、繭翁。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佛山鎮人,作家。筆名有偈、佛、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表字以「趼人」最為著名,筆名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吳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吳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
  吳趼人幼年喪父,18歲至上海謀生,曾在茶館做夥計及在江南製造局擔任書記,時常有抄寫工作,常為報紙撰寫小品文。1897年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後主持過《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等,其中尤以《寓言報》最為著名。光緒二十九年始(1903年),在《新小說》雜誌上先後發表《電數奇談》、《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轟動一時,影響深遠,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專以揭露和譴責社會上的醜惡現象。1906年擔任《月月小說》總編,發表大量文章,批評時政。
  趼人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鉅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傑出代表,與李伯元、劉鶚、曾樸合稱晚清四大小說家。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後一部小說。
  他曾拒絕清政府經濟特科的考試,絕意仕途,故只能靠賣文為生。一生清貧,工作勞累,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死時身上僅餘四角小洋,其喪事也是由朋友代為籌措,其遺體先暫厝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二十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火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維基百科)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又名《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由筆名「我佛山人」的晚清吳趼人所作的長篇章回小說,屬晚清譴責小說。
  全書由「死裡逃生」在市集上碰到一位大漢賣「九死一生」的筆記展開序幕。「九死一生」是這部小說的第一人稱主人翁,由於其認為在亂世中能夠僥倖活著實在是九死一生,因以此為號焉。一開始時主人翁為父奔喪,但家族的長輩與父親的友人卻覬覦他家的財產。所幸受到一位舊時學兄的幫助,之後便在他手下經商,遊遍中國各地,藉此描寫當時亂世的總總現象,最後終於經商失敗。書中著重描繪人性的醜惡,尤其洋場與官場中的人、事。(維基百科)

中文編輯或委員票選百強小說書單

1. 《吶喊》,魯迅  
2. 《邊城》,沈從文  
3. 《駱駝祥子》,老舍  
4. 《傳奇》,張愛玲  
5. 《圍城》,錢鍾書  
6. 《子夜》,茅盾  
7. 《台北人》,白先勇  
8. 《家》,巴金  
9. 《呼蘭河傳》,蕭紅  
10. 《老殘遊記》,劉鶚  
11. 《寒夜》,巴金  
12. 《彷徨》,魯迅  
13. 《官場現形記》,李伯元  
14. 《財主的兒女們》,路翎  
15. 《將軍族》,陳映真  
16. 《沉淪》,郁達夫  
17. 《死水微瀾》,李劼人  
18. 《紅高粱》,莫言  
19. 《小二黑結婚》,趙樹理  
20. 《棋王》,鍾阿城  
21. 《家變》,王文興  
22. 《馬橋詞典》,韓少功  
23. 《亞細亞的孤兒》,吳濁流  
24. 《半生緣》,張愛玲  
25. 《四世同堂》,老舍  
26. 《胡雪巖》,高陽  
27. 《啼笑因緣》,張恨水  
28. 《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  
29. 《射鵰英雄傳》,金庸  
30. 《莎菲女士的日記》,丁玲  
31. 《鹿鼎記》,金庸  
32. 《孽海花》,曾樸  
33. 《惹事》,賴和  
34. 《嫁妝一牛車》,王禎和  
35. 《異域》,柏楊  
36. 《曾國藩》,唐浩明  
37. 《原鄉人》,鍾理和  
38. 《白鹿原》,陳忠實
39. 《長恨歌》,王安憶  
40. 《吉陵春秋》,李永平  
41. 《黃禍》,王力雄  
42. 《狂風沙》,司馬中原  
43. 《艷陽天》,浩然  
44. 《公墓》,穆時英  
45. 《舊址》,李銳  
46. 《星星·月亮·太陽》,徐速  
47. 《台灣人三部曲》,鍾肇政  
48. 《洗澡》,楊絳  
49. 《旋風》,姜貴  
50. 《荷花澱》,孫犁
51. 《我城》,西西
52. 《受戒》,汪曾祺
53. 《鐵漿》,朱西甯
54. 《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
55. 《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
56.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於梨華
57. 《浮躁》,賈平凹
58. 《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王蒙
59. 《玉梨魂》,徐枕亞
60. 《香港三部曲》,施叔青
61. 《京華煙雲》,林語堂
62. 《倪煥之》,葉聖陶
63. 《春桃》,許地山
64. 《桑青與桃紅》,聶華苓
65. 《藍與黑》,王藍
66. 《二月》,柔石
67. 《風蕭蕭》,徐訏
68. 《芙蓉鎮》,古華
69. 《地之子》,臺靜農
70. 《城南舊事》,林海音
71. 《古船》,張煒
72. 《酒徒》,劉以鬯
73. 《未央歌》,鹿橋
74. 《沉重的翅膀》,張潔
75. 《果園城記》,師陀
76. 《人啊,人!》,戴厚英
77. 《黃金時代》,王小波
78. 《狗日的糧食》,劉恆
79. 《棋王》,張系國
80. 《賴索》,黃凡
81. 《妻妾成群》,蘇童
82. 《霸王別姬》,李碧華
83. 《殺夫》,李昂
84. 《楚留香》,古龍
85. 《窗外》,瓊瑤
86. 《沉默之島》,蘇偉貞
87. 《白髮魔女傳》,梁羽生
88. 《古都》,朱天心
89. 《尹縣長》,陳若曦
90. 《四喜憂國》,張大春
91. 《喜寶》,亦舒
92.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張賢亮
93. 《將軍底頭》,施蟄存
94. 《藍血人》,倪匡
95.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
96. 《活著》,余華
97. 《岡底斯的誘惑》,馬原
98. 《十年十意》,林斤瀾
99. 《北極風情畫》,無名氏 
100. 《雍正皇帝》,二月河

(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